李华:乐做学问的文化探路人
作者:大学生通讯社 徐畅 张金帆 发表日期:2017年01月09日 08:46 点击:[]
李华,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副教授,首批泰山学者青年专家。2001年考入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并先后取得硕士、博士学位。2011年进入齐鲁文化研究院工作,2013年入选我校首批“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国际合作培养(学科带头人培育)计划”,2014年至今以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亚研究中心与东亚语言文化系交流。2016年入选首批泰山学者青年专家。
主要研究方向:齐鲁文化与中国文学,孟子研究,汉代经学研究等。
十余载难忘山师情
从2001年进入山东师范大学开始大学生涯,到2011年作为一名优秀的博士生毕业,李华把她最珍贵的学生时代都留在了山师。正像她在其博士毕业论文中感慨的那样:”十年韶华,悉付师大”。
“山师的文科专业实力很强。在地域文化研究方面,通过齐鲁文化研究院这个高层次平台,我可以接触到这个领域最顶尖的国内外专家学者,这就意味着我们或许有更多的机会来了解学术前沿。”谈及自己的母校,李华的话语中流露出自豪。
对于自己研究方向的确立,在她看来也是一种机缘。怀着对孔孟之乡的热爱,本科毕业之后,她选择了当时还不备受人们关注的孟子来作为自己硕士的研究方向,而在硕士毕业之际,因为一个契机更加坚定了她继续进行孟子研究的决心。
2008年,在李华硕士即将毕业的时候,哈佛大学燕京学社和齐鲁文化研究院合作举办了“郭店楚简与思孟学派”学术研讨会,参会的均是国内外孟子研究领域最为顶尖的专家学者,作为当时唯一一名以硕士研究生身份参会的学者,李华在会上发表的一份五万字的《二十世纪以来大陆孟子与思孟学派研究综述》,得到了杜维明、梁涛等许多著名学者的关注与肯定,这一机缘直接影响了其读博士的选择。
“非常幸运,博士毕业之后,我能留在这里,继续我和山师的故事。”十五年间,不论是校内的学术研究还是国外的交流学习,对山师的感恩一直贯穿始终。在美国学习期间,李华有一个很大的收获,那就是她对创新有了更近一步的认识。“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的这段时间,因为与伯克利、斯坦福和硅谷的青年才俊们接触较为密切,我发现他们的关注点往往在于:如何为未来的我们创造福祉上。比如他们会致力于通过多学科合作实现医疗的便捷性、清洁能源的使用、或者水污染的治理等等。他们的专业都不相同,但是大家聚在一起讨论的却是我们的未来还有哪些地方有待改进。在一两年之前我们听起来这些还是天方夜谭的构想,而在今天,这些曾经讨论的问题已经开始在逐一实现了。伯克利一直以来都是北美新思潮的源头,而硅谷又新技术的中心,人文情怀与技术的碰撞所产生的火花让人炫目。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苹果手机、阿杜比、谷歌等一系列影响世界的公司都集中出现在这个地方。然而,我最感谢的是山师在培养年轻教师方面所具有的魄力,拿出了三年的时间和资助让我们出去学习,这样我才有了如此宝贵的机会,才能够见到外面更广阔的世界。”
饮水不忘思源,与山师相处的十余载里,李华早已经将这里当作自己的家,在她看来,尽自己所能为家里添砖加瓦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亦师亦友的身边人
谈起自己曾经的老师们,李华满是感激与敬佩。而提到自己的授业恩师王志民先生,李华更是用到了“幸运”一词:“遥想当年,如黄口孺子、蹒跚室外,不知学问为何物。幸得先生导以治学门径,授以为文之法。偶有跬步,即倍兹鼓励,略有懈怠,则盱衡点醒。……其中甘苦并不足道,唯记偶有新见,先生听闻无不抚掌欣喜,每每点铁成金,酣畅之情难以言表。先生视徒如子,一饮一啄,亦劳挂牵。每念及此,不免动容。先生含德之厚,用力之勤,高山景行,足成鞭策。”
严师出高徒,王志民教授在学术研究方面极为严谨,他要求学生“一份材料,一份话”,不允许过分延伸。对这一点,李华铭记于心,并将它奉为自己学术研究的第一原则。
“有这样一位老师,你没有理由偷懒,他给你的不仅是指引,还有压力和动力。”王志民教授的办公室里每晚11点依旧亮着的灯让李华在对待自己的工作时更加认真。为师,先为人。“人真的应该用更积极努力的态度面对自己的工作”,提及恩师,这是李华不时重复着的一句话。不得不说从老师那里得来的感动,让李华在“德高望重”与“平易近人”中找到一位优秀学者应有的态度与品质,并贯穿于自己的研究与教学生涯中。
李华在伯克利做访问学者的那段经历令她感触颇深。国外与国内截然不同的环境使她要和相同领域或者不同领域的人接触,在慢慢接触的过程中她发现与别人的学习交流会擦出意想不到的火花。两年的访问生活,使她看待问题的角度发生了变化。而很多原来想不通的事情,忽然之间都有了一些答案。在美国访问的两年中,伯克利一位同为国人的谌莫美教授亦给李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谌教授现在已经八十多岁了,在我们看来,这应该是颐养天年的时候,但是这位老师依然在著书立说,依然探索新的领域,也从不认为自己已到暮年。”
对于专注于学问研究的李华来说,人生处处有恩师。给自己少一点设定的界限,将自己的人生过得符合自己的标准是李华在美国收获的一条人生至宝。
以务实之心乐做学问
“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绝不在没有足够的材料时做过度的延伸”是王志民教授口传心授教给学生的教义,也是李华从事文学研究工作以来一直遵循的原则。
从事学术研究工作,最重要的就是严谨、扎实。“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热情,永远不要丧失对你所从事的工作的热情。”对待孔孟文化,李华的热情来源很简单,因为家在济宁,在她看来,生长于比,身边永远充满着值得研究的东西。永远保持对工作的热忱、对生活的热爱是李华长此以往的信念。而对于那些有志投身于研究工作的学弟学妹,李华有她的一份的建议:找到自己的方向,并为之不断地努力。“越努力越幸运”是李华分享给同学们的一句话,“当你沿着一条路一直走下去的时候,你会发现越往前走路越宽而不是越窄,因为越往前走人越少,你成功的机会也就越大。”
对于自己一直研究探讨的传统文化,李华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在谈及传统文化的价值与意义时,李华认为传统文化的关键之处在“传统”。“传统”二字更多地代表着一种智慧的积累,从某种层面而言,传统就如同以为饱经沧桑的老者,其中有太多经验与教训的总结与积淀。当然面对传统也要有分辨的眼睛,时代永远在变化,不合时宜的部分也可以大胆放弃。对待学术领域的问题,一丝不苟是李华带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对于现代的年轻人,更好地去学习体悟传统文化也是李华强调的一件事情,因为里面蕴含着前人数千年的智慧。对身边一些品味传统的方式如读古代经典书籍,李华首推《弟子规》,在这种精简的话语中学习最平常的待人接物的态度:孝、悌、义、信……并在各自选择的学习工作的轨道上不违初心、持之以恒、有所建树。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先贤张载这句曾激励无数后人的话也是李华的动力。她说:“任何一种专业,都有它存在的理由,都是为世界变得更好。”带一种情怀上路,让学术成为生活。